|
电动汽车充电系统(二)Part.5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(1)快充系统各元件的作用 快充系统如图17所示,下面介绍充电桩、快充口、车辆的各部件作用。
图17 快充系统
①充电桩 主电源开关:接通或断开充电机供电。 充电机:将交流380V或220V变成高压直流。 电流传感器:监测充电电流。 高压继电器:接通或断开充电主回路。 电压传感器:监测充电电压。 高压绝缘监测:监测充电线与PE之间的绝缘电阻。 辅助电源开关:接通或断开辅助电源供电。 辅助电源:将交流220V变成12V直流,送到唤醒信号继电器。 充电桩控制单元:控制充电机工作,与BMS之间通过快充CAN交换信息。 唤醒信号继电器:闭合后发出唤醒信号,唤醒VCU、数据采集终端、仪表ECU、VCU再发出唤醒信号用来唤醒BMS。 K1、K2:高压正继电器触点、高压负继电器触点。 K3、K4:唤醒信号正极继电器触点、唤醒信号负极继电器触点。 U1:12V。 R1:1000Ω。
S:常闭开关,按下充电枪按钮S断开,松开充电枪按钮S闭合。 S+. S-:CAN-h线、CAN-l线。 R2、R3、R4:均为1000Ω。
快充高压继电器:接通或断开充电桩直流高压与电池包连接。 K5、K6:快充高压正继电器触点、快充高压负继电器触点。 电池包:包含动力电池、单体电池电压监测、模块温度监测、湿度监测。 BMS:电池管理控制单元,与充电桩、数据采集终端之间通过快充CAN交换信息。 U2:12V. R5:1000Ω。
(2)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①检测快充线与充电桩连接。充电桩控制单元读取检测点1电压,快充线未连接充电桩时为U1(悬空电压12V),连接后是R1与R2的分压,由于R1、R2均为1000Ω,检测点1是6V,说明充电枪内的CC1与PE构成回路。只有更换快充线时才断开快充线与充电桩连接,此时充电机不会启动。 ②检测充电枪与快充口连接。按下充电枪按钮S断开,插入充电枪,检测点1是R1和R4的分压,仍然是6V;松开充电枪按钮S闭合,此时R2与R4并联,由于R2与R4均为1000Ω,并联等效电阻是500Ω,检测点1是4V(1000Ω与500Ω的分压),充电桩控制单元确认充电枪与快充口已连接,并且充电枪的机械锁已经锁止。 ③唤醒VCU。充电桩控制单元指令唤醒信号继电器的K3、K4闭合,输出12V唤醒VCU、数据采集终端、仪表ECU、VCU再发出唤醒信号用来唤醒BMS。④BMS检测充电枪连接。BMS开始工作后,读取检测点2电压,快充枪如果未插入为U2(悬空电压12V);插入后是R5与R3的分压,由于R5、R3均为1000Ω,检测点1是6V、BMS确认充电枪与快充口已经连接。 ⑤“握手”阶段。充电桩控制单元向BMS发出“充电机通讯协议版本号”,BMS与充电桩两者互相身份辨认,称作“握手”。 ⑥参数配置。“握手”成功后,BMS报送动力电池充电需求的报文,充电桩控制单元报送供电能力的报文,二者达成参数配置共识。 ⑦快速充电。充电桩控制单元指令K1、K2闭合,BMS指令K5、K6闭合,进行快速充电。 ⑧结束充电。当BMS及充电桩控制单元判定充电结束,充电桩断开K1、K2,车辆断开K5、K6,充电终止;充电桩断开K3、K4,取消唤醒信号。 ⑨强制停止。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充电机故障,充电机在100ms内断开K1-K4。如果出现动力电池故障,车辆在300ms内断开K5、K6。如果出现CAN通讯超时,充电桩与车辆在10s内断开K1-K6。如果在充电中按动充电枪按钮,S断开,充电机在50ms内将充电电流降至5A或以下。如果强行拔开充电枪,此时S断开,检测点1变为12V,充电机在1s内断开K1-K4。若充电电压大于动力电池最高允许电压,充电机在1s内断开K1-K4。以上这些措施都是保证快速充电期间的用电安全,防止火灾。
Part.6快速充电应具备的条件 (1)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1、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2正常; (2)快充唤醒信号A+与A-之间12V输出电压正常; (3)BMS低压供电及工作正常; (4)充电桩、VCU、BMS之间快充CAN线通信正常; (5)动力电池的电芯温度为5-45℃; (6)单体电池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<15℃; (7)单体电池最高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0.4V; (8)单体电池最高电压与最低电压差<300mV; (9)高压正线、高压负线的绝缘性能>5000mV。
车载充电机 Part.1车载充电机的作用 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240~410V(EV200车型)高压直流电。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,相对于传统工业电源,车载充电机具有效率高、体积小、耐受恶劣工作环境等特点。车载充电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协调充电桩、BMS等部件,EV200车载充电机如图18所示,技术参数见表6。 图18 车载充电机
表6 车载充电机技术参数
Part.2充电机指示灯 充电机上的3个指示灯,如图19所示。 ①POWER灯一电源指示灯,接通220V交流电点亮。 ②RUN灯一充电指示灯,当充电机电流流入动力电池,进入充电状态点亮。③ FAULT灯—报警灯,当充电机内部有故障时点亮。
图19 充电机上指示灯
实际状态: ①充电正常,POWER灯与RUN灯点亮。 ②启动30s后只有POWER灯点亮,蓄电池无充电请求或已经充满。 ③ FAULT灯点亮,系统存在故障。 ④POWER灯、RUN灯、FAULT灯均不亮,说明充电桩、充电线束、插接器有问题。
Part.3充电机插座定义 表7 充电机的插座定义 慢充系统 Part.1慢充系统的作用 慢充系统是使用单相交流充电桩或220V单相交流民用电,通过车载充电机,将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,对动力电池充电的。
Part.2慢充系统的组成 车外设备:交流充电桩、慢充线或辅助交流慢充线。车辆设备:慢充口、慢充线束、车载充电机、高压盒、动力电池、BMS。国家标准中规定4种充电模式:第一种是家用8A插座,适合电动自行车,不准许给电动汽车充电;第二种是家用16A或 10A插座,准许电动汽车充电;第三种是交流电网供电的交流充电桩;第四种是交流电网供电的直流充电桩。 (1)辅助交流慢充线 第二种模式采用辅助交流慢充线,16A三孔插座的供电电流不能超过13A、10A三孔插座的供电电流不能超过8A。插座具有相线、零线和保护地线,且具备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功能。辅助交流慢充线是购车时的配置,如图20所示,一端是连接电源插座的插头,中间是自动断电保护装置,另一端是连接车辆慢充口的弯头,俗称慢充电枪。
图20 辅助交流慢充线
(2)交流充电桩 按照交流充电桩的安装方式分为立式、壁挂式、便携式,按充电枪个数分为单枪、双枪,如图21所示。采用单相供电时,交流供电电流不大于32A或16A,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。交流充电桩带有电量计量、自动断电保护装置。某型号交流充电桩技术参数见表8,操作者刷卡为电动车充电。
图21 交流充电桩
(3)慢充线束 慢充口连接到车载充电机的线束,如图22所示,慢充线束插头定义见表8。
图22 慢充线束
表8 单相交流充电桩技术参数 Part.3新能源CAN总线系统 新能源CAN总线系统传递慢充电信息,如图23所示,该系统连接的模块有VCU、压缩机控制器、BMS、充电机ECU、数据采集终端、驱动电机控制器、高压盒ECU、动力转向ECU、空调ECU。另外,由车身ECU、组合仪表ECU等组成原车CAN总线系统。
图23 新能源CAN总线系统
Part.4慢充系统电路图 如图24所示,慢充口有7个端子,实际使用5个端子:L相线、N零线、PE保护地线、CC充电连接确认线、CP控制确认线。备留2个端子:NC,是V相、NC2是W相,用于输入三相交流电,可增大充电电流。
图24 慢充系统电路图
充电机高压插座:“DC+”、“DC-”分别通过高压附件线束连接高压盒的“DC+”、“DC-”,DC+线设有16A熔断器。 充电机交流插座:通过慢充线束与慢充口连接,1连接L线,2连接N线,3连接PE线,5连接CC信号,6连接CP信号。 充电机直流插座:A1是新能源CAN-I,A2是CAN线屏蔽接地线,A8是12V供电负极,A9是新能源CAN-h、A11是慢充连接确认线通往VCU、A12是12V供电正极,A13是高低压互锁线通往高压盒,A14是高低压互锁线通往空调压缩机,A15是慢充唤醒信号线的正极。
Part.5慢充系统工作原理 (1)慢充系统各元件的作用 慢充系统如图25所示,下面介绍充电桩、慢充插头、车辆内部的各部件作用。
图25 慢充系统
①电桩内部 K1、K2:按照充电桩控制器的指令接通或断开主电路。 漏电保护器:监控除地线之外所有供电线的电流矢量和,正常充电且不漏电时,进入漏电保护器的电流和流出漏电保护器的电流矢量和等于0。当发生漏电时,漏电电流从漏电支路流走,电流矢量和不等于0,当超过设定的值时执行件动作,切断K1、K2。 检测点4:控制器监测该点电压为0,确认慢充线已连接充电桩。 CC:充电连接确认信号。 检测点1:未连接慢充线,控制器监测该点为12V,不可以充电;S1切换至PWM,S2断开时,该点为9V不可以充电;S2闭合时,该点为6V可以充电。 S1:受充电桩控制器控制,接通12V或接通PWM。 R1:等效电阻为1000Ω。 CP:控制确认信号,S1接通12V时告知车载充电机低压上电,S1接通PWM时表示供电设备的容量。 PWM:脉冲宽度调制信号,频率为1000Hz。
RC:电阻值代表慢充线的电缆容量,有4种规格:1.5kΩ,电缆容量10A;680Ω,电缆容量16A,充电设备3.3kW;220Ω,电缆容量32A,充电设备7kW;100Ω,电缆容量63A,充电设备40kW。 R4:电阻值对应RC有4种规格,1.8kΩ、2.7kΩ、3.3kΩ、3.3kΩ。 S3:常闭开关,与充电枪机械锁联动,当按下充电枪按钮S3断开,插入充电枪,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为RC+R4,说明充电枪已连接,但是机械锁未锁止。松开充电枪按钮,S3闭合将R4短路,检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为RC,说明充电枪的机械锁已经锁止。
CC:充电连接确认信号。是一个电阻信号,一个作用是确认慢充线已连接慢充口,另一个作用是感知慢充线的电缆容量。 检测点3:未连接充电枪,该点与PE之间电阻无穷大。半连接(按下充电枪按钮,插入充电枪),S3断开,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为RC+R4。完全连接(松开充电枪按钮),S3闭合,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为RC。 检测点2:12V时车载充电机低压上电,PWM信号时接收充电桩容量数据。 S2:车辆控制装备经自检后没有故障,指令S2闭合。 R2:等效电阻为1300Ω。 R3:等效电阻值为2740Ω。 二极管:单向通过信号,电压降为0.7V。
①检测慢充线连接。充电桩控制器通过检测点4,判断慢充线是否与充电桩连接(充电桩CC检测)。车辆控制装备通过检测点2,收到12V后车载充电机低压上电。通过检测点3,确认慢充线已连接慢充口(充电机CC检测);然后唤醒VCU、仪表控制单元、数据采集终端,VCU再唤醒HMS、VCU指令主负继电器闭合,BMS控制主正继电器闭合,仪表盘充电线连接指示灯点亮。 ② PWM检测。充电桩控制器指令S1从12V切换至PWM,通过检测点1判断是PWM信号。车辆控制装备通过检测点2,确认收到PWM信号(CP检测)。 ③充电握手。车辆控制装备经自检后没有故障,指令S2闭合,允许动力电池充电。 ④参数匹配。车辆控制装备通过检测点2的PWM,确认充电桩的最大供电能力;通过RC电阻值确认电缆额定容量。 ⑤慢速充电。车辆控制装备根据充电桩的最大供电能力、慢充电缆容量、车载充电机额定输入电流,将输入电流设定为充电机最大允许电流。充电桩控制器指令K1、K2闭合,进行慢速充电。⑥结束充电。BMS检测电池电量升高到满电状态(表明充电完成),给充电机发送停止充电指令,充电机收到指令后停止工作并向VCU发送停止充电信息。拔开充电枪,仪表盘充电线连接指示灯熄灭,高压主正、高压主负继电器断开。⑦强制停止。慢充电过程中如打开点火开关或强行拔开充电枪,高压下电,充电停止;必须将点火开关关闭或重新插入充电枪,高压上电,继续充电。如果动力电池电量不足警告灯点亮,必须关闭点火开关,高压下电后才能进行慢充电。
Part.5慢充需满足的条件 (1)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正常,控制确认信号CP正常; (2)交流220V供电正常,车载充电机12V供电正常,充电机工作正常; (3)充电机发出唤醒信号正常(正触发,12V); (4)充电机、VCU、BMS之间CAN通信正常,动力电池包正常; (5)动力电池的电芯温度0.45℃; (6)单体电池最高与最低温度差<15℃; (7)单体电池最高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0.4V; (8)单体电池最高与最低电压差<300mV; (9)绝缘性能>500Ω/V; (10)高、低压电路连接正常,远程控制开关位于关闭状态。
DC-DC变换系统 Part.1 DC-DC的作用 12V铅酸蓄电池为灯光照明、电动车窗、雨刷器、除霜、电控系统、仪表系统、娱乐系统等12V设备供电。DC-DC转换器相当于传统的发电机,作用是将动力电池290~420V高压直流电,转换成13.8~14V直流电,对用电设备供电和为蓄电池充电。 DC-DC转换器由控制芯片、电感线圈、二极管、三极管、电容器构成,通过重复通断开关,把直流电压转换成高频方波电压,再经整流平滑变为直流电压输出,电动车DC-DC采用的是降压型。 DC-DC可以单独安装,也可以集成在PDU或PEU内部。DC-DC分为自然冷却和水冷却,DC-DC转换器具有输入过电压、欠电压保护,输出过电压、欠电压保护,输出过载、短路保护,过温保护。DC-DC内部的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是隔离分开的,低压部分输出负极仍采用与车身搭铁,这样使得低压用电设备的12V供电网络与燃油汽车保持一样。 DC/DC转换流程如图26所示。高压部件有:动力电池、高压线束、高压盒、DC/DC。低压部件有:蓄电池正极电缆、蓄电池、蓄电池负极电缆。
图26 转换流程
北汽新能源EV200的DC/DC技术参数,见表10。当钥匙开到ON档,或充电机被唤醒,完成动力电池预充电流程,VCU发给DC-DC转换器12V使能信号,DC/DC开始转换工作。
表10 DC/DC技术参数 Part.2 DC-DC插座的定义 EV200的DC-DC插座定义见表11。低压输出插头:输出正极、输出负极。低压控制插头:A是使能信号,9~14V时DC-DC启动转换;0~1V时DC-DC停止转换;B通往组合仪表T32/12、输出DC-DC状态信号(故障信号),12V为故障,低电平为正常;C连接蓄电池负极。
表11 DC-DC的插座定义 Part.3 DC-DC电路图 如图27所示,高压输入插座:“高压+”“高压一”通过高压附件线束,连接到高压盒的“高压+”“高压一”。低压插座:连接蓄电池正极、负极。低压控制插座:A1是VCU发来的使能信号,A2是DC-DC故障信号,去往VCU和组合仪表,A3通往接地。DC-DC控制单元不连接CAN总线,而是接收VCU发来的使能信号执行工作。
图27 DC-DC电路图
Part.4 DC-DC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条件 (1)DC-DC的工作流程 ①点火开关拨到ON档或充电机唤醒; ②动力电池完成高压系统预充电流程;③VCU发给DC-DC转换器使能信号;④DC-DC转换器收到使能信号开始转换。
(2)DC-DC的工作条件 ①高压输入范围:DC 290~420V; ②低压使能信号输入范围:DC 9~14V。
(3)判断DC-DC是否工作的方法 ①保证整车线束正常连接的情况下,高压上电前使用万用表测量铅酸蓄电池电压,并记录; ②点火开关拨到ON档,高压上电,测量铅酸蓄电池电压,查看电压变化情况,如果电压在13.8~14V之间,判断DC-DC工作。
|